闭幕,审议通过了《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重要文件,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
今天下午,我市举行“解读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介绍全会概况和主要精神,解读《建议》内容。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郑兴国介绍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的概况和主要精神。
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宜昌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决议》尊龙凯人生就是搏。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在全会结束时作了讲话。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总的来看有5个特点:
这次全会时机非常特殊,是在我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逻辑起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宜昌实际,顺应发展大势,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标对表、紧跟紧随的政治自觉,彰显了市委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
这次全会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市委常委会的工作,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风险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管理等压力和挑战,市委以锻造“严紧硬实”作风为突破口,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士断腕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实施“关改搬转治绿”创新举措,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都持续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大战大考,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宜昌全力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六个未发生”的良好成效,疫后重振的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也都取得重要进展,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这次全会最大程度凝聚了各方智慧、各方力量,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周霁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谋划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建议起草工作。
4月以来 ,市委先后召开市委财经委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专题会议、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议,广泛听取各地各单位各方面意见建议。
5-11月 ,市领导带头到各县市区调研,领衔形成了20余份研究报告。市直各部门对重点难点问题解剖麻雀、研究对策,市委统战部、市发改委组织开展为“十四五”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
12月 ,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及“两代表、一委员”专题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全会召开期间,又吸收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规划《建议》,全会一致认为《建议》充分体现时代新变化、符合实践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特别是这次全会明确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定位,把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教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作为重要载体。既在传承中创新、又在发展中深化,体现了当前与长远、一域与全局、目标与路径、机遇与责任的有机统一,彰显了市委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落实的战略定力,是开启新征程的奋进号角。
这次全会注重抓纲带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尊龙凯人生就是搏、战略引领和落地落实相结合,提出了务实可行的工作着力点:
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用好长江黄金水道,加强“宜荆荆恩”城市群合作,深化“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两翼驱动”的重要引擎。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竞相发展,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自贸区、综保区、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增强口岸功能、贸易功能、服务功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四是全方位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聚力探索“两山”价值转化通道。
五是抬高全域发展底板,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支撑。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符合宜昌实际,顺应发展规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三点:
要打破散兵游勇格局,下大力培育一批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市场主体,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要用好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加快鄂西南应急医疗救治中心、鄂西南应急物资保障中心、鄂西南医疗应急物资生产基地、鄂西南医疗废物处置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宜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把宜昌建设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
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明确定位,为全市工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围绕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我们将聚焦四大发展定位、“百千万”发展目标和“一极一带三区”空间布局,按照“一二三五十”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部署,全力推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1)聚焦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产业,打造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城;
(2)着力推进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品质化提升、智能化升级、安全化提高,建设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
(3)围绕建设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鄂西南医疗应急物资生产基地、湖北省原料药生产基地、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宜荆荆磷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基地、国家磷(复)肥保供基地、“三峡白酒”特色产区等载体,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地;
(4)聚焦“宜荆荆恩”城市群产业协同,深化与周边荆门、荆州、恩施等城市的互动合作,把宜昌打造成鄂西南地区产业崛起动力源,助力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以“培育百亿级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和园区、迈入万亿级工业规模行列”为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稳固并提升宜昌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第一方阵地位,力争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
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食品饮料等4个产业和1-2个园区突破千亿;
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质量效益、融合发展的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按照“中心集聚、轴带延伸、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原则,着力构筑以城区工业增长极、沿长江产业发展带、中部的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东部的产业转型提升区,西部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区为重点的工业空间布局体系,推动全市产业实现差异化、互补化发展。
聚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狠抓创新驱动和两化深度融合,主攻“三六三”三类产业(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绿色建材、能源、特色轻纺加工制造六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氢能、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三大战略产业),推动民营经济、实体经济、新经济、县域经济和城市群经济等五种经济形态在全市协同发展,实施绿色安全升级、产业创新引领、产业链条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梯队培育、企业管理提升、质量品牌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内外循环畅通十大工程,推动产业发展更加高端、绿色、融合、集聚,提升宜昌产业竞争力、影响力。
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市要建成“交通强市”。“十四五”期交通运输部门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畅通高速主动脉,以“县县通纵横两条高速公路”为目标,加快推进宜来、宜张、十宜、襄宜、宜常、宜渝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十线三环”高速公路网,实现90%乡镇30分钟上高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
提升水运主通道,建设“翻坝转运、三峡旅游、多式联运、工业输出”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港口,实现港口集约化发展、一体化运营。
扩网铁路大动脉,建设“四纵三横一体系”的区域性重要铁路枢纽,完善区域高快速铁路网络。
扩能航空大走廊,加快通用航空建设,推进三峡机场改扩建,力争跻身国际航空口岸行列。
加快全市“五纵七横”干线路网提等升级,实现一级公路绕城、二级公路绕镇、县县通国道、乡乡通省道。力争建制村通邮率达100%,通快递比例达100%。
完善翻坝转运体系,创新推进“前港后园、园港融合、以港兴城、港城同兴”模式,加快构建辐射长江经济带的三峡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基础设施、智能化监测平台的新一轮建设,结合宜昌北站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力争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加强跨江大桥、长大隧道全寿命周期健康监测。全面推进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机场建设尊龙凯人生就是搏。交通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全覆盖。
昨天召开的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提出“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目标定位,这是市委立足宜昌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总体要求的重要载体之一。
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8900.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85.65亿元,位居全省第二。今年开展的“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 乐游宜昌”活动接待游客总数、省外游客数仅次于武汉,旅行社组团数位居全省市州第一。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例达10.63%,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速9.4%。
按照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要求,认真编制我市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真正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变成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的“施工图”“时间表”。
深入实施“文旅+”“+文旅”,打造产业园区、文体商旅综合体、特色小镇、综合廊道、智慧服务等融合平台,构建文化创意业、广电出版业、旅游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游轮游艇业、装备制造业、数字文旅业等产业集群尊龙凯人生就是搏。
通过补短板、强供给、促均等、提效能,打通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主客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主客共享、强调特色引领,加快要素互渗和创意创新,提升文化休闲、运动休闲、乡村休闲、康养休闲、会奖休闲品质,做优精品景区、街区、演艺、夜游、节赛、旅居、美食、研学、会展、礼物,创意打造世界水利·长江三峡游、两坝一峡·三峡精华游、三峡香溪·神农武当游、屈原昭君·非遗主题游、关公圣地·三国文化游、丝路茶道·万里探源游、武陵画廊·巴土风情游、田园水乡·运动休闲游八条精品线
加快构建涵盖城市品牌、产品品牌、节事品牌、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在内的城市文旅品牌体系,加速形成全境营销、全网营销、全业营销、全民营销工作格局,提升城市文化力,增强品牌感召力。
省委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支持宜昌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对“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也明确了具体要求,市科技局将采取以下五个方面举措,抓好贯彻落实。
“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主动承接武汉溢出的科教资源,强化与“荆荆恩”、渝东湘西地区的密切合作,加快县域创新联动发展,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聚集,打造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宜昌样板”。02
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增强区域创新辐射能力。03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发现培育激励机制,坚持“引育留用服”系统发力,实施更大力度的招才引智,通过落户敞开门、就业领进门、创业送一程、服务送上门等温情服务,吸引更多产业急需的国内外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来宜创新创业,为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撑。04
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创新主体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完善生物技术、仿制药、精细化工三大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质效。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推动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型医疗等热点领域布局新兴产业孵化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聚集地。05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我市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
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现代农业等六大创新链。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带动我市重点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市农业农村局
《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作出系列部署,为新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01
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加快补齐农业产业化不够的短板,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底板。02
要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县域城镇和村庄分类布局,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宜居生态特色小城镇创建活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要以“四双”行动和“三在”工程为载体,加快“三个三”示范创建,支持各地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圈、片、带建设,引领“五个振兴”。03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需要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在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农村金融创新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04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零售、“无接触”消费等新业态,实现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二是推动产业集聚。
优化服务业布局,推动服务业集群集约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三是坚持项目引领。
在旅游、物流、康养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支撑。四是培育领军企业。
做好“个转企、小进规”工作,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引导实力强的企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五是提升服务功能。
加快城市服务功能设施建设,增强宜昌在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应急保障等方面的供给能力,形成辐射区域的公共服务体系。02
“十三五”期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宜都长江大桥顺利通过验收即将通车,江北翻坝高速也即将建成,县县通高速目标顺利实现,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后续高速公路规划布局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我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交通运输局进一步深化高速公路布局研究,提出了新一轮规划目标:
二是实现与周边市州2小时内直达,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1日到达。
将规划的兴山至长阳高速公路向南北延伸拓展,项目定位从沪蓉沪渝高速联络线上升为贯穿南北的十堰至宜昌高速公路旅游大通道、扶贫大走廊、山区大干线尊龙凯人生就是搏。二是东拓西进。
将江南翻坝高速向东密织武(汉)天(门)宜(昌),向西延伸连接渝黔滇,从止点型断头路提升为国家沿江高速公路经济大通道。三是垂江延伸。
十宜高速秭归长江大桥、宜常高速百里洲长江大桥、348国道陡山沱长江大桥、318国道红花套长江大桥4座跨江特大桥梁纳入近日公布的国家过江通道规划,全市长江过江通道将达16座,新增数量和总规模除武汉外省内稳居第一,平均14.5公里1座。所有公路大桥两岸均对接国家路网,畅达南北通途,加速纵深融合。
规划襄宜高速公路,实现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速直联,对接宜昌北站、直通伍家岗长江大桥。目前,十宜、襄宜、宜渝高速宜昌段
已争取交通运输部纳入国家新一轮高速公路调整规划,并上报国务院待批。规划批复后,全市高速公路规划总规模将超1300公里,其中国高网规模将超过1000公里,均居全省第一。宜昌将全面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十纵十横”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中的枢纽作用更加明显。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直接连接制动装置试验直径系数直流电力推进装置止滑器制动转速直立型艏指挥电话机制流板尊龙凯人生就是搏